——記重慶德莊集團店店經理劉純冰的一天
文/徐松 徐連
劉純冰,重慶萬州人,41歲,重慶德莊集團美美美火鍋南濱路店(簡稱美美美店)店經理。日前,接受采訪的劉純冰,揭開了自己作為一個店經理忙并快樂著的生活。
她說,自己很忙,事無巨細,都得去做示范,作為一個店經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小到給員工一句叮囑,撿起一個掃把,大到營業執照的年審,協調、配合質量、衛生部門的檢查,再到整個店的對外營銷、公關、收帳等等,事情多得停不下。
全店巡視
“安全總閥關了嗎?”
作為店經理,由于頭一天因接待顧客熬夜,劉純冰一般上午10:30才上班。依江濱而建的美美美店,60個員工,五層樓,一樓接待大廳,二、三樓就餐大廳,四、五樓包房。每天一到店,在進辦公室前,劉純冰先從一到五樓巡視整個店堂,檢查設備設施:比如燃氣灶,稍不小心就漏氣,相當危險,而不細心的員工往往在顧客走后習慣關了氣灶開關,容易忘了關桌子下面的安全總閥開關。
再就是重點檢查廚房,廚房原料多,容易臟亂,更因為天天大量用火用電,安全也相當重要,馬虎不得。還有就是檢查員工的儀表,觀察員工的情緒,開導員工,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八羞@些,雖有大堂經理、廚師長和安全員等人負責,但是作為店經理,只要時間允許,就得隨時檢查抽查,隨時關心呵護員工,否則自己放心不下!
查看報表
“豆芽發過了?”
走進辦公室,劉純冰先是查看昨天的報表,了解消費情況,認真分析消費形勢,細到哪個菜點擊率高,哪個菜賣得不好。賣得好的多備貨,賣得不好的少備甚至取消。劉純冰說,通過查看、分析各類報表,可以更準確地把握顧客的消費走勢,做到備貨得當,避免有的菜品壓貨過多造成浪費。對于新鮮菜品,德莊各直營店堅持天天配送,隔夜菜絕對不能上顧客餐桌的。
一天,劉純冰查看點菜單時發現一向熱銷的井水豆芽(用天然井水泡長的豆芽,一直是德莊各店的熱賣菜)賣得不好,通過驗貨發現豆芽成色不夠新鮮,有點發過了。通過大堂經理、領班層層下查,最后從一個服務員得知:昨晚34號桌顧客點的井水豆芽,一上桌又退回來了,還有不少顧客反映我們的井水豆芽和以前不一樣,不脆,有的吃了一半也要求退菜。
井水豆芽是和德莊毛肚一樣深受消費者青睞的招牌菜,以衛生、爽口、清脆著稱,如果德莊集團農產品公司這一批豆芽發得過了,各分店的生意也會受到影響。事不宜遲,劉純冰第一時間把情況匯報給集團農產品公司:這一批豆芽發得有些過了,客人不接受,要引起重視,一旦再發現發過的豆芽全部不再配送,以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匯報工作
“四萬五,頂天了”
接著,劉純冰例行向集團管理公司匯報頭一天的工作情況,和總經理商量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比如這段時間是淡季,劉純冰就結合美美美店的實際,開展一些別開生面的促銷活動,或商量如何拜訪和回饋老顧客,如何給新顧客上適當的打折優惠等等。
有了特大喜訊或遇到特殊情況,店經理也破例給頂頭上司匯報工作。據劉純冰回憶,200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10周年這一天,是美美美店生意最好的一天,盡管已經排了長長的候餐隊伍,但依然擋不住眾多車輛源源不斷涌來,全店所有員工全部投入這一場前所未有的服務大戰之中,大家不斷收臺、洗菜、配菜、傳菜……每一個人都在五層樓的火鍋店里跑上跑下,盡管如此,還是忙不過來,客人實在太多,往往一桌客人一站起來,一旁的客人就搶著坐上來了。
“當晚,幾十號員工一直忙到12點多才完成任務。當吧臺收銀員報出當天的營業額時,大家不約而同歡呼起來。興奮不已的我不顧深夜,破例打電話給當時在北京出差的管理公司王總:‘你猜猜看,今天我們賣了多少?’我們火鍋店58張桌子,一天正常的營業額3萬左右,還沒有上過四萬,所以王總說:‘3萬多,近4萬吧!斘液蛦T工一字一句喊出‘四萬五’時,我聽到王總激動得聲音——頂天啦!”
梳理訂餐
“心中打個腹稿”
通常是11:40,客人陸續來了。此時,劉純冰出現在前臺,和迎賓一起招呼客人光臨。一有空,劉純冰就梳理訂餐本。她說,昨天、今天、明天會來怎樣的客人,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又怎樣才能接待好每一位來客,通過訂餐本可以在心中打個“腹稿”。另外,顧客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通過訂餐本反映出來,讓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下午,劉純冰經常代表美美美店帶隊出去銷售、公關,或到衛生、質檢部門去辦理事務,或到簽約單位去對帳、收款等。長期簽約單位常常先消費后付款,有的帳從核實到收回幾乎跑斷腿:沒有三五關的這個領導那個領導簽字和蓋章,很難領到款!白鳛槁殬I經理人,收入增加了是公司的,可顧客欠的帳卻要記在自己的頭上!
迎接客人
“不應該老呆在辦公室”
只有沒什么要事,每天傍晚5:00,劉純冰都會準時站到美美美店大門外,和門童、迎賓一起接待每一個客人的到來。每當車輛?块T前,劉純冰第一個上前拉車門!暗杲浝泶碇粋店的最高形象,我的職業裝不一樣,客人一看店經理親自接待,自然非常高興,特別是老客戶,他們會覺得很有面子。我認為一個店經理,不應該老呆在辦公室,而應該站到工作第一線,給員工做示范和表率。你接待顧客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員工進行潛移默化,有怎樣的店經理,就會有怎樣的員工!
倚南濱路而建的美美美店,朝天門的美麗江景盡收眼底,特別是晚上,流光溢彩,魅力四射。這里,更因有這樣一個熱情好客的美女經理而變得更加多姿:劉純冰年如一日接送賓朋,成了南濱路上又一靚麗的風景線。
重慶電視臺(總臺)【食在中國】欄目
【渝商之李德建】
文案、策劃:元元(鄧淳元)
版頭:從18年教室講臺到縱橫商海;從白手起家到建立起自己的餐飲王國“天下第一大火鍋” 在創造一個個奇跡的同時,究竟是幸運之神對他眷顧,還是他背后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拼搏,就讓我們通過鏡頭了解最真實的——【渝商李德建】。
【創作背景】
在普通人眼中,他是餐飲行業的佼佼者,他創造了重慶人引以為自豪的“天下第一大火鍋”他擁有著普通人幾輩子都遙不可及的財富,他的一舉一動都影響到行業的動態。究竟是幸運之神對他眷顧,還是他背后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拼搏,讓我們通過鏡頭了解真實的李德建。
【節目內容】
(一) 人物生平事跡介紹——通過短片和真人采訪介紹本期主人翁李德建生平事跡;
(二) 創業經歷——介紹李德建如何從白手起家到建立起自己的餐飲王國的經歷;
(三) 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最重要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 感人事跡——介紹李德建在地震中的感人事跡;
(五) 未來的夢想。以及在中央共青團的號召下對正在創業或有創業想法的青年朋友們的意見和指引。
【節目形式】
節目分為5個板塊,從不同的主題介紹主人翁,采用記錄片的手法(畫面配畫外音)。
(一) 人物生平事跡介紹 (通過記錄的方式介紹)
片 花:1. 十二歲的那一年,老天打了個盹,磨難開始降臨;2.成為重慶第一個下海經商的一級教師。
解 說:他是重慶人家喻戶曉的“天下第一鍋” 德莊集團的董事長;他連續兩次登上胡潤餐飲百富榜;他創造了重慶餐飲連鎖加盟的奇跡;汶川地震中,他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埋鍋打灶為官兵及災民煮飯,被稱為“中國粥棚第一人” 在普通人眼中,他是行業的佼佼者,他擁有著普通人幾輩子都遙不可及的財富,他的一舉一動都影響到餐飲行業的動態。究竟是幸運之神對他眷顧,還是他背后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與拼搏,讓我們通過鏡頭了解最真實的——李德建
1977年8月畢業于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77年—1993年分別任教于四川省安岳縣安岳鎮、安岳通賢中學、重慶34中、35中。1993年自動離職創辦“德建機械廠”,任廠長,稍后成立“德莊食品廠”。1997年任重慶大原工具制造公司總經理。1999年9月投資成立“重慶市德莊飲食文化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第一家德莊火鍋開業。2003年8月投資組建重慶德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至今。2005年8月當選為中國烹飪協會火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德建是重慶市南岸區政協常委,城環衛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市火鍋協會、市飲食行業協會、市餐飲商會、市維護企業權益協會副會長。
李德建生于1953年9月7日。童年攀附在門前的葡萄架上時,他怎么也想不到,后來發生在他身上的一切會如此沖突。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是昂首挺胸的歲月,父親是檢查機關干部,物質的優越讓一切都變得迷人。當然,老天的寵愛并非一直都在,就在12歲的那一年,老天打了個盹,磨難開始降臨。
父母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國民黨特務”,被批斗關牛棚,生活被顛覆了,李德建的人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殊的經歷和際遇,使李德建養成了對人對事的敏銳度和洞察力,以及對世事的深刻琢磨與反省!跋嗳恕背蔀橐粋12歲男孩的第一堂人生課程。
1972年,作為“可教育好的子女代表”,18歲的李德建被推薦上了工農兵大學。大學畢業后,他成了一名中學地理教師。1986年,他被調往重慶市一重點中學任教。一切看起來都是風平浪靜的
(現場采訪)
主持人:您是什么時候放棄收入穩定的教師職業,開始自主創業的?
李 總:(略)
主持人:無論是當時的那個年代,還是現在這個年代放棄一份穩定的教師職業,而自主創業,我想很多人可能都不會那樣做。您當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舉動?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情才使您做出這個改變您今后生命軌跡的舉動。
李 總:(略)
解 說: 一個人的路能走到多寬,該是在童年就有端倪了,他的思維,他的見識,在20歲前就根深蒂固了,往后的歲月,只是不停地修正它,延伸它。
就這樣追求特立獨行,敢闖善為的李德建離開了他熟悉的講臺,成為重慶第一個下海經商的一級教師等待他的將會是怎樣的挑戰?他又會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敬請關注【渝商之李德建】
(二) 創業經歷(如何建立其集團)
片花:今天看到的李德建是如此成功和風光,他率領的德莊集團,擁有全國多家連鎖店。連續兩次登上胡潤餐飲百富榜。其年銷售量增長到今天的16個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直到40歲才開始創業,可謂大器晚成。
解 說:1992年初涉商海,沒有資金,就是家里面有幾千元錢。李德建就給一個剛創辦的電器小廠當廠長,接著與幾個朋友合伙辦廠,生產“高科技神燈”,最后,李德建自己辦廠,從生產嘉陵摩托車減震到建筑用射釘槍,李德建嘗盡了商場的酸甜苦辣:買材料,做手工,做銷售,收款什么都干!表面風光,實則三角債纏身……
(現場采訪)
主持人:您怎么想到轉行做火鍋的?
李 總:(略)
解 說: 第一家店叫“露凝香”。 當時的露凝香,實際上就是加盟連鎖, 18張桌子、20多萬開店。之后開了第二家店,取名“德莊”。
(現場采訪)
主持人:為什么火鍋取名德莊?
李 總:(略)
解 說:1999年,李德建注冊了自己的火鍋品牌“德莊”,同時請用專業公司做全套CIS形象設計。年底,第一家德莊火鍋店正式開業。2000年,當“天下第一大火鍋”在沙坪公園展示完畢后,如何處置這個“龐然大物”成了組委會十分頭疼的問題,當時,大家覺得這大鍋連放置的地方都難找找,他從電視上看到報道后趕到現場的,當時德莊只有一個幾百平方米的火鍋店,但李德建就堅定一定要拿下這個大鍋,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最后,他以不到10萬的價格如愿拿下了“天下第一大火鍋”。,交接儀式大家都很高興。那是德莊的一個轉折點。2001年,李德建又做了一個同行笑掉大牙、同事瞠目結舌的決定:德莊火鍋要搞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
(現場采訪)
主持人:為什么德莊要搞ISO9001國際質量認證?它和以后的德莊加盟連鎖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嗎?
李 總:(略)
解 說: 實現一個目標比認定一個目標,往往需要付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代價。據李德建回憶,德莊搞IS09001認證,最難的是服務管理程序化、表格化:各店一下子鋪滿了數十張表格,每一個崗位、每一道工序、所完成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在表格上體現出來……最后,對拒不實行ISO9001認證的員工,李德建下達最后通牒:不執行,就下課!
堅持下去十分艱難,但“時間讓一切新生事物變成習慣”。2002年,英國IS09001認證公司來到重慶,對德莊進行第一次復審。李德莊趁機把公司全體管理人員拉到南山“農家樂”,大家閉門3天,親自參與調整,制定出更加切合德莊操作實際的標準。意想不到的是,3天下來,管理層對ISO9001認證的理解和熱情空前飆升……
(現場采訪)
主持人:德莊廚娘是怎么實現中餐標準化的?
李 總:(略)
主持人:外地的加盟店菜品和火鍋底料都是配送嗎?
李 總:(略)
解 說:在業界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天下第一大鍋”不斷摸索和改進,實現了標準話管理配送,德莊首開先河,在重慶買了70畝地,建一個加工基地,從土地到餐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到底是什麼事情讓李德建發愁呢?敬請關注【渝商之李德建】
(三) 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最重大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片花:德莊三寶——毛肚、德莊湯、德莊酒的研制過程
7月份的一天李德建來到大陽溝的毛肚批發市場,當時看到一件事情另他觸目驚喜,也因此改變了德莊。
(現場采訪)
主持人:你當時到了大陽溝看到了什么場景?
李總(略)
主持人:當時您就想到打造德莊綠色毛肚?
李 總(略)
解 說:德莊毛肚獲得重慶科委頒發的科技進步獎。每一個店都有這樣的招牌,這是招牌菜,
(現場采訪)
主持人:德莊的另外兩道招牌菜德莊酒、德莊湯是在什么樣的環境背景下研發出來的
李 總(略)
解 說:。李德建深知想讓自己苦心經營的德莊走的更遠,在標準化管理的同時,也要抓核心產品,抓菜品特色。今天很多顧客到了德莊正式沖著“德莊三寶”來的?梢赃@樣說,李德建是個優秀的商人,但是更多的時候按他的話來說,又做著許多社會賦予的責任 敬請關注【渝商之李德建】
(四)感人事跡
片 花: 汶川地震中,他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埋鍋打灶為官兵及災民煮飯,被稱為“中國粥棚第一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次日,德莊集團董事長李德建連夜奔赴成都,慰問員工及安排好抗災工作后,冒著生命危險率先驅車進入重災區都江堰市。得知官兵們進入搶險現場以來,已經在搶險第一線戰斗一天一夜,不知疲倦地搜救每一個可能存活的生命。天空還不停地下著暴雨,官兵們冒雨在廢墟中尋找生命,身上的衣服早已被雨水和汗水濕透了,渴了喝口水,餓了用干糧充饑,哪里說得上吃米飯啊!八麄兠爸kU,不知疲倦地搜救著每一個生命,卻吃不上一口熱飯,得知這些消息后,李德建當即決定:“從5月13號開始,只要有官兵們在現場搶險一天,就要為他們送一天飯,他們是拯救生命的人,一定要為他們服好務!”一支50多人的“德莊抗震救災自愿服務隊”迅速組成了。隊員們分頭行動,從原料采購到連夜制作,德莊成都各店做好的三千余盒熱騰騰飯菜,冒著災區余震的危險送到都江堰。
據了解,從5月13日起,為了給災民和武警等救災人員加工米飯、饅頭,德莊集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不惜讓4個直營店停止對外營業,全部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德莊此舉溫暖了災民、武警官兵的心,譜寫了一曲軍民一家親的頌歌。奮戰40多個小時的武警官兵拿著熱氣騰騰的飯菜沒說一句話,而是整齊地向德莊員工敬了個莊嚴的軍禮。
(現場采訪)
主持人:我們都很欽佩您在5.12地震中,為官兵們做的事情
李 總:(略)
主持人:您每年都會拿出錢來資助那些優秀的貧困大學上?
李 總:(略)
解 說: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真正的德莊精神,通過那些只字片語我們看到了一顆善良而感恩的心。敬請關注【渝商之李德建】
(五)未來的愿望。
在中央共青團的號召下,在當前這個特定環境下對正在創業或有創業夢想的青年朋友們的建議和指導。
片花:未來的愿望。對正在創業或有創業夢想的青年朋友們的建議和指導。
(現場采訪)
主持人:請您說一個未來最想實現的愿望
李 總(略)
主持人:在當前全球經融危機這個大環境下,在中共青團的號召下,鼓勵青年朋友們自主創業,擴大內需。作為前輩,對正在創業或有創業夢想的青年們有什么建議和指導
李 總(略)
【節目時長】
節目總時長15分鐘,分為5期播出,每期3分鐘。既每期講述主人翁一個主題。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
周朝剛
美利堅民族一向以崇尚榮譽,勇于進取、辦事認真、忠誠敬業,富于開拓精神著稱。近日讀《致加西亞的信》,再次看到了這樣精神的注腳。這封信的故事講述的是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爭奪殖民地戰爭中,美國第25任總統需要將一封重要的絕密信交給西班牙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旨在他內應美軍作戰,而加西亞將軍藏在古巴大山“云深不知處”,沒有人知道他的確切的位置,在他人的推薦下,羅文中尉接受了任務,義無反顧地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總統的使命,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成為美國一個時代英雄。
這個故事的作者(美)哈伯德先生,對羅文這樣的民族英雄“無法忘懷”,甚至這樣說道:“像羅文這樣的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里”要大家學習羅文那種“敬業精神”“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務”。
其實對于美國人這些“優良品質”,恩格斯在《致勞拉·拉法格》的信中也作了記載,1888年8月17日至9月19日,當時恩格斯一行從紐約出發,先到波士頓一帶,然后到尼亞加拉瀑布和安大略湖,并到了加拿大。在這些文章里,恩格斯贊揚了美國人有別于歐州人的朝氣和建設國家的熱情,看到了這個“從來沒有經歷封建主義的民族”,“具有真正偉大民族的良好品質和素質”,在他們當中蘊藏二十世紀偉大民族的天賦。恩格斯還贊揚了美國人具有可愛、純真、質樸、自信、實干、有教養等許多優點,預見到了一個最有競爭力的民族,一個世界強大的國家即將誕生!
讀《致加西亞的信》,除了讀到美國文化“注腳”,讀到羅文“優良品質”之外,反躬自省,也讓我們讀到了中國民族文化的一些暗傷,特別企業文化的某些缺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迎來了自漢唐以來發展最好時期,并步入了全球化的快車道,但是中華民族中許多優良傳統和積極的思想因素諸如:“自強不息”的人生哲學,“發憤忘食”的持生規范,“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修身品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天下為公,回報社會”的大同和奉獻精神……被淡化或遏制,一些人,在“物欲的軀殼”下成為現代工業圖騰的奴隸……
同時,企業文化的一些負面也在開始蔓延,如:比待遇、比職稱、比資歷的現象多起來;不守時、不盡責、不出力的人多起來;集體主義精神、鐵人精神、雷鋒精神淡化了,誠如一些老工人所說,現在工作條件好了,可是人卻不好管了,不像我們那個時候,講情操、講奉獻、講貢獻、講“三老四嚴”,現在一干起事情來,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讀《致加西亞的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國家、企業、個人發展的鏡子。
從國家來講,要不斷學習和掌握發達國家高速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民族智慧,挖掘中華民族文化中的先進思想,吸收外國文化中精神營養,倡導“愛黨、愛國、團結、敬業、勤奮、實干”的社會風氣,消除有悖于大國崛起的負面因素,化解社會矛盾,建立起安全、充滿朝氣的社會秩序,激發民族熱情,培育優秀人才,提高全民素質,宏獎社會精英,構建和諧社會,加快強國步代。
從企業來講,就是要營造好的機制和工作氛圍,讓員工真正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想主人事、干主人活、盡主人責、獻主人策”,讓員工崗位成才,建功立業,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個羅文。古人曰:“不增其厚而徒增其廣者傾,不固其基而徒求其高者毀”,羅文式的員工要層出不窮,企業主要要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抓體制,二是抓機制,三是抓制度,四是抓組織,五是抓落實,使員工個個成為崗位的“主機手”和團隊精英。須知“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豎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企業人才的甄選和使用,貴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
從個人來講,就是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或工作范圍內做一名忠誠、服從、敬業、守信的“當家花旦”。學習羅文的執行力,別問加西亞是誰,只管把信送給他,就像軍人那樣“以服從為天職”。哈伯德筆下的羅文的服從不是出于壓力,也不是處于金錢的誘惑,而是出于內心的使命、良知、責任和與生俱來的優良品質。服從與執行是人類進化與發展約定俗成的游戲規則,是成功與勝利的保障,其實在每天平凡工作中我們都能看到它的足跡:一份報表的完成,一臺機器的修復,一份訂單的簽約,一項發明的孕育,一個產品的誕生……唯其如此,個人才能在人生舞臺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展示自己才華;唯如此,個人才能在社會、在企業這臺“萬能機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盛開的自己;唯其如此,個人才能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心越不拘、路越絢麗,才能像泰戈爾所贊美的綠草一樣,是無愧于它所生存的時代的。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爾斯·弗里德曼在書中寫道:在平坦的世界里,有許多好工作等著你,只要你具備足夠水平的知識、技術、創意和自我激勵,就能夠抓住機會。愿我們從《致加西亞的信》中悟出真諦和它的時代意義,在本行業、本單位、本崗位中脫穎而出,成為給“加西亞”送信的現代羅文。
發表于二OO七年十月九日